職場不可缺少的人際理解力

職場不可缺少的人際理解力

說個小葳&小潔的故事   

老闆總是習慣交辦小葳要她整理一些文件後發到他的LINE,小葳也總是立刻很快的用文書軟體整理好直接把文件發給了老闆。

小葳請特休長假,老闆又需要人整理文件,只好叫櫃檯的行政妹妹小潔處理,小潔雖然沒小葳動作快,但也一定會在要求的時間內發到老闆的LINE。

小葳休完假回來了,不過老闆便已經將處理文件這件事都指定給小潔做,可是這一向是小葳處理的,小葳不懂為什麼放個假回來就不一樣了,不過也不好意思問老闆,便找空檔問了小潔,她才發現…..

小潔會將文件整理好後,同時又多做了在Line上點開會比較好讀的格式,再傳給老闆,而原檔文件則一併傳到老闆Line中的記事本做歸納以免時效過檔案不見。

對於時間寶貴的老闆來說,小潔就是更能掌握他會想要什麼需求的員工,連說都不用說,小潔就會並提出精準的反饋

雖然只是一個文件處理方式,可是大多老闆/主管可能只會跟你說他要什麼,但不會說很仔細。

只有小潔這樣的人理解了需求背後的隱含訊息….

「要隨時可以快速清楚瀏覽的版本,因為除了我自己看,我還可能會隨時發給客戶或合作夥伴,清楚易懂的內容從我這傳出去,對方看待我及我的公司都是超級加分的靠譜。」

如果我是小潔的老闆,肯定會栽培她並將來付予重任。

工作職場上的各種需求其實都有表面和隱含的部份,兩者加起來才是完整的需求,掌握完整需求資訊,在公司一定能平步青雲。

故事中的老闆不會花時間去解釋這種細節。那小潔會自己去告訴小葳嗎?應該是不可能做這種沒情商的舉動,因為小潔若主動去跟小葳講可是會得罪小崴的。

說穿了,這故事其實就是在說人際理解力的極為重要性,也是現代企業管理中重要的工作技巧。

回到現實職場上,你若是那種遲於發覺隱含需求的人,又沒同事願意跟你講,這樣發展下去,被取代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輕則升遷輪不到你,慘則隨時被換掉。

因為在職場上,共同協作是常見的工作方式,只要跟別人一起協作,就一定有需求傳達,若你不具備理解完整需求的能力,意味著你跟任何人協作都會出現問題。

可是要怎麼提升人際理解力,提升掌握完整需求資訊的能力呢?

一共有三個層次,一是自我、二是他人、三是全局。

一、提升自知之明的能力,了解你自己

那為什麼了解他人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我用「消費者黑箱來解釋,這個意思是一般行銷只知道消費者受到哪些外部刺激產生購買還有滿意度如何,但他內心怎麼決定的,就像黑箱一樣看不見。若你能清楚黑箱裡是什麼,就能分辨消費者真正需求的是什麼。 

因此研究別人的黑箱(真實需求)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自己,因為只有自己的心理活動對自己來說不是黑箱,也因為人類的決策行為,在大數概率下基本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適用於你的心理運作規律,一般也適用於別人。(除非你反社會,怪咖到不行) ,至於怎麼了解自己,可參考「自我覺察的七個面向」文章。

二、理解他人需求,就是共情力,也叫換位思考或同理心。

共情力,就是自我感受與他人的感受相互映照的過程。

你能通過對方的言行進入到對方的世界中嗎?

如果你沒有為交響樂而沉醉過,你如何理解古典樂愛好者的癡迷?

如果你工作沒有被時間壓得喘不過氣,你怎麼能體諒理解男友不秒回你的原因?

如何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

● 先傾聽
你去看病的時候,都還沒開口講,醫生就說你得什麼病,簡單交流幾句就把你打發了,你覺得如何?

所以先聽,直到他表明需要你的看法再說話。

● 再覆述對方語句以表達你理解
這樣對方會認為你有在聽他說,會放下心防說更多,當然不以質疑對方的態度出發,也不是完全同意對方的觀點,不帶批評的接納是最恰當的。

● 站在對方的角度提出建議
有一個精神病人覺得自己是蘑菇,蹲在牆角,不吃不喝,一個醫生看到他,就學他蹲在牆角,跟他說自己也是蘑菇,然後正常走動、吃飯、跟別人說話。

精神病人問醫生:為什麼蘑菇可以走動、吃飯、跟別人說話呢?

醫生說:蘑菇本來就可以走動、吃飯、跟別人交談呀~

這個精神病人就學醫生正常走動吃飯,最後恢復正常,從他的角度貼近他的內心,對方就比較容易接受。

公式:先講對方想聽的+我們應該說的+我們想說的

只要你開始思考或做某件事都習慣站在別人立場時就會進入第三層全局思維了

三、「全局觀」

考慮問題時,從整體利益出發,盡量全面地思考所要解決的問題,並在日常工作中時常保持這樣的思維觀點。

公司獲得成功,取決於整體,絕非單一努力。

作為一個整體,個人利益和團體利益是統一的;因此個人思考從公司全局出發,最終好處也就是你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要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全局觀必不可少。

一個具有全局觀的部屬或管理者,更容易受到上級的賞識,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具有全局觀的人,考慮的是整個企業的利益,所以也不會因部門利益影響其他部門,這樣的人開展工作更容易獲得其他部門的支持。最後。

理解自我的需求,理解他人的需求,理解群體的需求,分別對應了職場的三個發展層次: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管理團隊。

在第一層次,你的工作主要是計劃和執行。

在第二層次,你的工作主要是指導與授權。

在第三層次,你的工作主要是戰略制定和組織管理。

你想走到什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