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2 國王排名,波吉與戴達,自卑與自我超越

S2-2 國王排名,波吉與戴達,自卑與自我超越

本集重點:我們都有自卑感,我們怎麼用它來找到生活的底氣,超越現在的自己。

本集大綱:

。自卑與超越

。自卑是推動我們進步的動力
。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創造性的解讀

。改變自己的目標進而改變行為

。人生的問題本質上都是合作的問題

。怎樣建立合作

––––––––––––––––––––––––––––––
Track: Last Night’s Dream — Tryezz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s-FBmZCBfiI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last-nights-dream

––––––––––––––––––––––––––––––

Hi~好的關係就是用心聽,好好說,歡迎你收聽今天的節目,本集文字版同步放在官網,在google搜尋好好聽你說就可以了。

「國王排名」這部動畫不知你看過沒,故事很精彩很感動,這個故事是在講伯斯王國的第一王子波吉是巨人族伯斯王的兒子,波吉出生應該也是巨人,但是伯斯王年輕時為了得到力量,就和魔鬼訂下契約,相對的代價就是奪走自己的兒子波吉的巨人之力,導致波吉一出生就極為矮小,又聾又啞,也沒有力量。波吉個性容易害羞,可是他對人很好,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顆不隨便放棄的心。他因為身材矮小又聾又啞,伯斯王國的人民經常嘲笑他,遇到這樣的狀況,波吉還是都笑笑的,但私底下會自己躲起來哭。

Photo from 《國王排名》

可是其實波吉雖沒有力量,但他有很高的敏捷與迴避能力,伯斯王國是講求力量的國家,所以波吉一度很自卑,但是他每到一個關頭都沒有放棄自己,後來找到他的恩師德斯帕教他怎麼發揮自己的強項,超越了自己回到伯斯王國。

波吉有個弟弟二王子戴達就很不一樣,戴達是伯斯王和希琳王妃所生的。個性高傲,有遺傳到父親的力量,劍術和王族氣質跟品德都很高,從小就以成為國王為目標,認為自己應該是下一任國王,也一直為當國王付出很大的努力。

他看見自己的媽媽去關心波吉的樣子,心裡開始對波吉產生厭惡,因為覺得波吉跟自己的付出程度是一種反差,卻能得到同樣的關愛與資格,後來在知道伯斯王指定下一任國王是波吉時大受打擊,於是受到米蘭喬的慫恿要暗殺波吉,故事講到這邊差不多就是第一季的故事,雖然一點爆雷,但完全不影響大家看故事的精彩程度。

我自己覺得國王排名的故事,它的核心其實就是在講阿德勒所寫的 《自卑與超越》 。

自卑與超越: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 –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人性,了解你自己,就要看阿德勒寫的《自卑與超越》,為什麼?你在讀的時候會覺得好像內心被透視一樣,你可以一邊讀一邊對照自己,他說你的愛情婚姻職業甚至興趣愛好等等各種各種,當你在做出選擇時,你的行為都來自自卑感,還有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

所以今天的重點在於 《自卑與超越》 這本書的讀書心得的分享,可能有人看過這本書,網路也有很多心得分享,也歡迎在podcast留言你的讀後感想,我分享的會比較偏向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做筆記重點整理,我有考慮要不要用國王排名來當其中的案例,但有人可能沒看過,就不知道在講什麼,所以帶入的程度就不會太多,會比較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

然後如果你要買這本書,它有好幾家出版社的版本,我自己讀過的是一個是早期的黃光國教授翻的是最經典比較貼近原文的,最新的是2020好人出版社的精裝,那這本比較貼近現代人的一些思維跟用語,讀起來比較簡單,只想要多理解自己的話就是精裝版,想要深入了解個體心理學就黃光國教授那本。

這集會講哪幾個部份呢?

我們應該怎麼樣才能實現自我超越(更進步)呢?

有什麼動力可以推動我們實現自我超越,實現人生意義呢?

我們怎麼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實現自我超越呢?

這本書應該會讓你找到答案。

從前有個小朋友從小身體弱,喉嚨也有毛病,小時候弟弟死在自己旁邊,小小年紀就體會到死亡的滋味。自己後來又因為肺炎,車禍差點死掉。10歲的時候在外面玩傷到了玩伴,他受到打擊覺得自己是禍害變的很自卑,從此就只在家裡讀書和工作,封閉自己,不願與他人合作。

可是這樣的孩子,竟然後來考入維也納大學,並且還受到佛洛伊德的賞識,成為了他的學生。這個小孩就是跟波吉一樣,在自卑中實現自我超越的阿德勒。

阿德勒根據自己人生的逆襲過程去構思一個很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個體心理學。

他將自卑化為力量去超越自己,將理想化為現實,憑後天努力打破魔咒,實踐自我,而它的個體心理學,影響後世非常非常巨大。

這本書有很多舉例,不會空泛的講理論,它會一段一段的拆解,從瞭解人類處境自我成長的動力之源,找到指引人類發展的方向;然後現實生活,自我超越的到底該怎麼做?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實現自我超越;最後談的是怎樣在不斷的超越中去找到個人的存在意義跟價值。

自我超越的動力

自我超越的動力是什麼?就是自卑感。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卑感,比如說當你是做網路行銷的,那FB你會追蹤一樣網路行銷領域的知名大神嘛,當他發表一篇觀點時,大家都會按讚啊留言討論啊很推崇他,你可能看見心裡有一點會覺得自己很菜雞覺得自己這方面還差的很遠。波吉也是,他看到自己的劍術老師跟弟弟戴達的劍術與力量,就覺得自己很弱。

這種失落感會推動著我們超越現在這個不完美的自己,阿德勒跟我們講從這角度去看,自卑不是壞事,你會誠實的認清自己現在的狀況,知道自己在哪裡,反而能站穩腳步,讓我們想要超越現在的自己更上一層樓。

阿德勒說自卑感有兩種程度,一種是一般的自卑感,每個人都有的,譬如我們遇見不擅長的事情時就會明顯的表現在外在,行為舉止啊或者會一直說不好意思啊,有點弱弱的態度這樣,但是遇到自己拿手的事的時候就會消失不見。波吉就是屬於這種。

另一種是自卑情結,自卑情結是一種過度too over的自卑。譬如有的人故意要在女生面前表現自己很有行情,實際上可能是為了掩飾自己在女生面前會怕生,他就用外在來武裝,讓自己在一些小事中獲得認同感。

另外在職場上最容易遇到這種,一點點不同意見就會冷嘲熱諷攻擊,不然就生氣,其實可能因為他的自卑是他沒辦法處理自己無法掌控的狀況,但害怕被人家看清他,所以下意識用這種強勢的方式,來蓋住自己內心的自卑。自卑情結就這是比較需要處理的。

像二王子戴達一開始對波吉就有點像是自卑情結,波吉跟他的反差,讓他憤怒但又放不下高傲,跟媽媽討拍,媽媽又關愛波吉,他對這種狀況是可以說無能為力的,他反而用優越感來補償,變的更異常的爭強好勝,攻擊性強,他希望通過表現得強大來彌補內心自卑的感覺,不過後來他在失去身體時有一個反省自我的過程,最終也是得到自我超越,這段的故事寫的很令人感動,你會發現原來戴達也是一個好孩子。 

說到這裡,其實我喜歡用溫度計來解釋自卑比較能讓人想像,我覺得自卑感像溫度一樣會動的,自卑感受的溫度越熱會越往上跑,頂端是驕傲自大用攻擊來補償,溫度越低越往下就是用消失用低自尊依賴外界評價來補償,人的體溫在36~37度這是自卑一般平衡狀態,假設某件事我們比較擅長,溫度就會高個一兩度一點有更多的自信,但溫度太高心理就發燒了昏頭了,可能變成驕傲,會通過炫耀或是踩別人來抬高自己來掩蓋自己內心的自卑,有自負情結。溫度低一點就是很謙虛,但太低就關在家裡不出門變成產生憂鬱的宅男宅女,太高或太低都是過度,過度就是有自卑情結的傾向。

我們說自卑是進步的動力,比如說現在領年終了嘛就會看考核,同事考核都是A,你是B,這種落差就會讓你內心不平衡,這種A你是B會讓你先尷尬然後再產生自卑,產生失落溫度就降低會升高,那這時候有的人會比較有自覺,想要調適回溫嘛~就要找方法,有的人就大吃大喝有的消費有的就是找朋友安慰自己。但這種只是短暫的排解情緒而已,並不會徹底彌補你的自卑感受跟現實狀況。

所以阿德勒提出建議,通常去緩解或說彌補自卑感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再接再厲。考核B 那你可以私底下去了解為什麼,然後改進。

還有一種就是這個不行那我從其他方面看看自己什麼可以發展。譬如你不喜歡坐辦公室,但你喜歡到處拍東西,那你可以去試試攝影或當個youtuber,用別的方式去獲得自己的成就。

每個人天生都有自卑感,它是中性感受,就像剛說的溫度計,用對方法加溫它,自卑就會是推動你成為優越的動力,能促進我們去用各種方式讓自己進步。沒有人想變的更自卑,所以都是想變的更好更優越,優越不是驕傲自大。

舉個例子,有研究調查,很多優秀的醫生之所以想要當醫生,是因為他們早期自己經歷過差點死掉或是間接經歷過,譬如說在車禍現場救人的經驗,這些經驗給他們很強的連結到安全感缺乏的深刻感受,就是啊~人生好無常啊,如果我是醫術高超的醫生也許就可以救他了。

因為這樣,激發了成為醫生的決心,想要找到救人的方法,普通我們會說這是一種使命感,某部份來說行醫的行為是讓自己去補那時產生的一個缺乏安全的洞,讓自己在這過程可以獲得優越感。

他們的自信來自病患的評價和感謝,他們的成功跟別人是有緊密關係的。

所以阿德勒才說只有和社會(別人)共生的卓越才是真正好的健康的卓越,為什麼?難道不能只為自己?

很多人會誤解,以為做自己就是只為自己,跟別人沒關係,其實這是錯的想法,如果你一直只為自己,你就只會看到自己一個人站在那裡,你會被無意義包圍。

因為如果你做這個事情只跟自己有關,那這個事情做不做,做得好不好,你感受不到對別人有任何差別,那跟戒煙一樣,很多人戒不了煙其實不是上癮的問題,健康的問題,其實是你為了健康戒了,也沒意思,因為感受自由舒壓的那短短5分鐘時間沒有了,很多事情做著做著你就不想做了。我自己十年前戒煙就是為了跟我老婆在一起,不是為了健康跟有沒有上癮,我老婆說你不戒煙就別想跟我在一起,為了這個我馬上不抽,所以和社會(別人)共生的卓越才是真正好的健康的卓越,是這個意思。

就像醫生一樣,我們做的任何事為了社會(或一小群人)而做,其中產生的自信是發現自己有進步,發現自己對某個人或一群人有貢獻,別人對你是充滿感謝與敬佩的,所以,我們可以把目標放在對社會(或一小群人)有意義有價值的追求上,我們的自卑感就會被正面的使用。

怎麼做才能改變自己的行為,實現自我超越

在了解自卑是自我超越的動力之後,我要怎麼樣才能像波吉一樣,找到方法才能超越自己呢?

按照阿德勒的建議,第一個要做的是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創造性的解讀,我自己覺得可以說成是,為某件事或過去的經驗去建構新的意義,先改變看法。

阿德勒曾經是佛洛伊德的學生,佛洛伊德非常強調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在五六歲的時候就基本形成了,如果大人有什麼問題,比如說膽小,害羞,自大等,那就要往回去看你的童年,可能你小時候被陌生人嚇過,導致長大後的膽小行為,佛洛伊德覺得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是很難的,因為你的小時候已經決定了你的命運。

而阿德勒就不認為,因為他等於是佛洛伊德的例外,自己就是跳脫命運的人,當然他也會從病人的童年去找原因,但是阿德勒跟佛洛伊德的最大差別在於,阿德勒認為人的經歷不能決定人的行為,而是人對經歷的解讀,角度看法,決定了人的行為,也就是你怎麼看待你自己的經歷,決定了你會做出什麼樣的行動。

舉個例子好了,一個人從小就不被父母喜愛,小時候就不幸福,那麼長大後就注定得不到幸福?那這樣誰還願意活下去呢?

我們小時候的經歷是自己無能為力,改變不了的,但是我們能從經歷中學到什麼是不是就不一定了,一個人可能想,別人小時候都有愛自己的爸媽,我沒有愛我的爸媽,那我自暴自棄好了。他也可能會想,我以後絕對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我要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這種有選擇的選擇權思維,給人類很大的希望,因為他給我們一個掌握命運的機會,就是你可以通過創造性的解讀,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經驗,然後超越現在的自己。

阿德勒舉自己的例子就是這樣,他唸書時成績非常爛,尤其是數學爛到爆,但是有一天,他突然開竅了找到學習方法,他把老師都不會的一道題目解答出來,他一下子信心大增,從此以後完全改變了對於數學的態度,開始喜歡數學了,之後就成績自然就變好了。

波吉也是,他沒力量但有速度,所以同樣他也要找對方法去使用,所以他的恩師教會他,就給他一把擊劍武器,就戴面具穿整身白的刺來刺去那種劍,讓他利用細劍針對敵人弱點去攻擊。

阿德勒用自己的經歷構思出整套系統理論,發現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重新設立目標、積極努力來改變自己的行為,追求更好更優質的人生。

相反的他認為,人都是朝著目標而行動的,若不知道一個人的目標,就無法理解他的行為,如果要改變一個人的外在行為,就要對症下藥,要從這個行為背後的目的了解下手,盡可能幫他了解自己的目標是錯的,再跟他一起找出正確的目標,給予他往前跨出第一步的勇氣。

其他很多人在做選擇都是靠經驗決定的,就算自己沒意識到是這樣,或者不清楚自己選擇的思考到底是依據什麼來做的,最後做選擇的不會是別人還是自己。問題往往在這時候產生,因為有時候選到不適合的目標、錯誤的目標,譬如做不適合的工作,跟不適合的人談戀愛,就會產生不適應的狀況。

我常跟接觸到的一些還在唸書的學生說,他們有時候會說自己不喜歡什麼科目,甚至翹課,我都會跟他們講,你翹課的行為,你要去確定你到底是因為不喜歡老師,還是學習的方式讓你有挫折,還是你真的不喜歡這個科目?你真的清楚為什麼不喜歡為什麼翹課嗎?有沒有可能找到合適的教學與學習方式,你會喜歡它?而這個科目會成為你職場的超強技能?如果有這可能,你想去探索看看還是放棄?

真的要想改變自己,就要先認清自己的目標是什麼,然後再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的一切行為都是為這個目標來做就對了。

這一段我總結一下,阿德勒的意思是只要我們通過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創造性解讀,建構新的意義,我們就可以改變自己一直以來的思維模式,擺脫以前的經歷對我們的影響,這樣的話我們就有了改變自己的可能性,只要選擇正確的,適合自己的目標,讓自己的行為都為這個目標而做,激發自己去努力,在這個過程就已經實現自我超越。

那至於自己適合什麼目標就不是這集的重點,因為範圍很大,就不講了。

怎樣在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最後,我們就來講講怎樣在自我超越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這裡,阿德勒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人生所有的問題,本質上都是合作的問題。

阿德勒認為,人生中面臨的所有困難,都可以歸納成三個問題,職業、社會和兩性

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怎麼選擇能讓我們得以生存的職業。

第二個問題是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怎樣看待自己身處的位置,我們生活在社會中,需要跟不同的人接觸、無論你願不願意。第三個是男女身體上的相互吸引是人們的重大情感之一,即親密關係兩性問題。

職業問題涉及到整個社會的合作分工,人際關係問題涉及到不同的人之間相互打交道,兩性問題需要我們跟伴侶相處。所以職業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兩性問題,在阿德勒看來歸根結底都屬於合作,合作就是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彼此相互配合去達到目的的一種聯合行動。

而所謂的人生意義就在於你怎麼去面對這三個問題,所以阿德勒給出了一個說法,一個人的意義只能在跟別人的合作中才能體現出來,如果把你自己和別人切割出來,那麼你的人生意義就等於零。

有的人會不認同這種說法,他覺得為什麼我自己的人生一定要跟別人合作?

這種思維是錯的,因為你不跟別人某種程度上的合作,你今天不會有衣服穿,有手機用,有保養品擦,有銀行給你放錢,ㄟ其實你也不會有錢買東西,你也沒飯吃,你得自己打獵種米。

基本上你一出生就在成長過程中跟別人有深有淺的連結了,我們除非去山上當山頂洞人,喔~對不起你用來生火的打火機也是跟別人合作才有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與他人的合作,只是有沒有認知到這件事,還有這有什麼意義而已。

所以回過頭來,阿德勒說我們所有的問題都是合作問題,人生存在的價值是對社會有意義,我們不辯論這個理論對或不對。

如何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呢?

答案就是要跟他人去建立合作,把注意力放在合作方的身上並建立合作,具體怎麼達成合作,,阿德勒講了一條關鍵原則—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時時刻刻想著你的合作方在想什麼,需要什麼。

我們用阿德勒所說的兩性關係來舉例。

阿德勒說,雙方若意識到彼此是合作關係,是婚姻和愛情能夠成功的唯一方法。

很多傳統家庭認為,男方在家庭中是一家之主,這往往就是很多人離婚的原因。因為夫妻雙方忽略了合作。合作是平等的,如果有一方整天刷手機不帶小孩,那付出的人肯定會不平衡,久了家庭就會出現裂痕。

那在親密關係中,正確的的合作意識應該是怎麼樣呢?

就是把對方看成有愛的夥伴給予安全感,一起生活一起打理家庭,你負責什麼,我負責什麼,大家講好,再加上你負責的做完我關心一下感謝一下,你也這樣對我,萬一有時你臨時負責不了,我來幫忙,大家互相妥協和體諒,用溫和的方式去溝通表達氣憤的各種感受,但不是用情緒氣憤的表達,主動關心對方,而且你關心對方的程度要比關心自己還要高。這樣一來雙方都不會覺得受到對方的克制或者是自己在婚姻中顯得無足輕重。

只有這樣,雙方才會有安全感,才能體會到婚姻中自己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被人需要,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合作。

這就是正確的合作意識基礎。

其實去年我們有很多集在講親密關係怎麼去理解怎麼樣的思維可以有幫助更好的關係品質,有興趣的可以往前聽。

譬如有人跟我說我有一集講的印象很深刻,那集是說不要跟婆婆一起住,因為一山不能容二虎,一隻老虎要有自己的山頭,這樣跟長輩的關係就能融恰,就算某些理念不合也能暫時容忍。

那有的先生對於孝順的思維比較僵化,他覺得對爸媽孝順就是要住一起或住很近,但真正的孝順是讓爸媽有自己的地盤,然後你固定回去他們的地盤當他們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孝順。

不是每個公公婆婆都真的把你太太當親女兒看的,而且跟你們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會有差,小孩子可能會養成偷雞摸狗的個性,他看爺爺奶奶疼,跟你們要不到的就找爺爺奶奶,做壞事有人靠,在你面前使壞,在爺爺奶奶面前裝乖,再加上先生順從父母,當老婆的壓力不會破表嗎?

好,所以在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看來,我們所有的問題本質上都是合作問題,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給整個社會做貢獻,所以要實現人生的意義就要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跟他人建立合作,不要過度關注自己,而是時時刻刻想著合作方的利益,把注意力放在合作方的身上。

重點整理

以上就是今天講解的全部內容,下面,我們簡單回顧一下《自卑與超越》的精華。

在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怎麼樣才能實現自我超越呢?有什麼動力可以推動我們實現自我超越,實現人生意義呢?我們怎麼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實現自我超越呢?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裡,阿德勒從多個維度,系統會跟你介紹如何實現自我超越。根據內容的邏輯,我把實現自我超越分為三大塊——自我超越的動力、自我超越的實現辦法、怎樣在自我超越中實現人生的意義。

我們知道了自我超越的動力是自卑感和優越感的相互作用,自卑感是推動我們進步向前的動力,而對於優越感目標追尋指引著我們發展奮鬥的方向。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不因為過度焦慮而產生自卑情結。

接著我們就需要來看一下實現自我超越的辦法,不同于佛洛伊德,阿德勒認為我們可以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創造性的解讀,樹立目標,從改變目標開始改變自己的行為,並且一切行為都要為要將要達成的目標服務。

最後談到,怎樣在自我超越中實現人生的意義,阿德勒認為人生的三大問題,職業問題,人際關係問題,親密問題本質上都是合作問題,只有處處想著合作方,把注意力放在合作方身上並建立合作才可以實現我們人生的意義。

最後我的一個小心得

這個時代人會更徬徨與焦慮,我們都會用各種方式來找到安全感,某個角度來看其實都是因為我們的自卑感高高低低的影響,但是總體來說,大家都嘗試著超越自己,都在追求著一個也許自己都說不清的目標。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實際上就給出了一個方向,人如果脫離集體而存在,是無法實現自我超越的,只有將自己置於更大的合作體系中,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才能真的克服自卑,找回生活的底氣。

好了,《自卑與超越》這本書如果你有興趣,希望你也能去買一本來讀慢慢看,我保證你會獲得更多的新體驗,還有國王排名這部動畫也推薦你看喔~

感謝你的收聽,請幫我在apple podcast或spotify留言評價,本集完整文字版在好好聽你說的官網可以看,我們今天就到這邊,希望你會喜歡。

結尾

最後來分享我做這個頻道的理念

因為我真的覺得心理學幫助我,正確的、科學的、邏輯的來瞭解自己,並且能夠對別人更有同理心。而且學習心理學,可以讓你在這個人云亦云的時代中不會隨波逐流,反而能夠在不確定性的時代活的更好。

心理學涉及很多個人內心,生活及工作上的層面,它涵蓋很廣也很專業,一般人不容易入門,所以我化輸入為輸出,用聲音當做學習筆記的概念,創辦了好好聽你說,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學習行列,希望小夥伴們透過每一集的主題,跟我一起走進心理學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能做到,我相信正在聽的你,一定也能做到,因為你就是你自己的主宰。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私訊,如果你認同我的理念,我需要你留下你真實的評價,你的支援是我做節目的動力,好嗎?

同時我也想跟你說,你可以把很有感覺的一集分享給你最在意的人,你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有機會讓你周遭的人變的更好。

你現在收聽的是好好聽你說,我們下週三晚上七點,再見!

請我一杯下午茶,讓我持續提供好內容吧!

點擊圖片或 贊助連結,就可前往贊助頁面囉~謝謝您!

你也可以用LINE PAY,或銀行APP直接掃瞄小額贊助喔!

快樂的工作,工作的愉快」是我的人生哲學,你在尋求自己的人生方向嗎?

讓我為你點一盞明燈照出未來, 立即線上預約! 

––––––––––––––––––––––––––––––
Track: Last Night’s Dream — Tryezz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s-FBmZCBfiI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last-nights-dream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