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28  如果溫柔只是壓抑,你更應該瞭解什麼叫攻擊

S2-28  如果溫柔只是壓抑,你更應該瞭解什麼叫攻擊

本集重點:我沒有能力反擊,所以是允許你傷害我。

本集大綱:

。攻擊的本質

。一個孩子特別懂事,不哭不鬧,到底好不好?

。怎麼培養孩子的攻擊性?

。大人們,當你的溫柔只是一種壓抑

。真正的溫柔是一種堅持

。重點整理

我在接   諮詢的時候,大部份的人反應最困擾的幾乎都是人際關係,而且大家在相處模式上都有共通性,第一個是對溝通的誤解,以為說話方式要很有技巧,自己不會講話,或者學不會,所以很挫折,挫折又加深了自己就是不會溝通的樣子。

第二個是認為做人應該要包容,心胸要寬闊,自己努力去做,但其實是隱忍,所以回到家,把無處發洩的情緒丟給家人,然後後悔,反覆發生也很挫折。

其實這兩個都是對溝通與關係的誤解,所以只要瞭解這兩個的本質,其實那個心結就可以打開。

今天標題講到攻擊,這個不叫你去罵人打人摔東西,所以我會先解釋這是什麼意思,然後再來分別講成長時期跟大人時期,少了攻擊性的人是什麼樣子,讓大家去對照一下自己。

攻擊是人類的本能

提到攻擊,直覺就是吵架、打架等暴力行為。當然這是一種極端的表現,受不了才會走到這一步。

論攻擊性-WIKI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8%AB%96%E6%94%BB%E6%93%8A%E6%80%A7

那是什麼東西讓人的內心產生攻擊性呢?

簡單說,就是不爽不舒服的感覺所誘發的。

就是當生活遇到一些不如意,挫折,不順利的時候,有時候是來自自己的好心,來自自己的容忍,來自自己的猶豫,來自自己的軟弱,我們為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加上自己回應的方式,常常讓我們產生委屈、憤怒、不甘願等等不舒服的感覺,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這種時刻。

心靈雞湯說,要對別人溫柔,別人也會溫柔對我們,尤其東方文化常講以和為貴,但是真相是,我們溫柔對人,好好說話,講道理,別人認為我們好說話,可以隨便敷衍,就得寸進尺。

所以如果我們氣勢上看起來是個最好不要惹我的狠角色,其實比較容易得到尊重,生活上的麻煩可能可以少很多。

當然今天講的攻擊性不是那麼表面上讓你變成一個狠角色,沒事去攻擊別人,而是說保護自己。

在心理學中,如果你有不舒服的感覺,負面的情緒,可是你卻沒有適當的攻擊能力去向外排解的話,你壓抑自己真正的情緒,不敢展現內心真正的不舒服,當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種負面就會轉過來毀滅自己。

這種攻擊的原始其實是生存的積極本能之一,它被設計在我們的DNA裡是有目的的,我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會因為肚子餓,想要人陪,或者大便、尿尿在尿布上不舒服,或者心情就是不爽,我們就會哭,哭是因為我們對現狀無能為力,不能像大人一樣自己做些什麼來轉化,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哭。

如果小baby連哭都不哭,那大人會覺得可能生病了或者有什麼問題,所以這時期,哭是理所當然的正常攻擊能力的發揮。

有需求就該哭,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這是一種生存本能,我們這麼小就知道要用哭的方式來讓自己活下去,所以在嬰兒時期,哭,就是嬰兒為了積極滿足需求,所用的最原始攻擊性能力的外在表現。

當然隨著長大過程,我們開始被教育,人應該要有某種社會喜歡的印象,有意見要婉轉的說,對長輩要有禮貌,對別人要溫和,要包容別人、不要吵架,心胸要開闊,要笑口常開等等等…

倫理、道德、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來約束人的攻擊性的,這是幫我們學習融入社會,以社會團體允許的方式去合理的表達需求,我們若沒有一定的約束,就沒辦法融入社會。

在親密關係中,太極端的攻擊性能力    也會讓關係處於破裂邊緣。

譬如說一個太太破壞先生的玩具來發洩長期被忽略所產生的憤怒,然後還期待被看見自己想要被關心跟照顧的需求,這就是過度積極的攻擊表現。

相反的,如果她一直忍氣吞聲,自我指責的方式(像是攻擊自己)等等,就會一直承受丈夫的冷暴力對待,這就是過度消極的攻擊表現,不管怎樣都不好。

所以,學會使用剛剛好的攻擊能力是必要的,它對自我生存、個人發展、關係調節都有建設性的意義。

一個孩子特別成熟懂事,不哭不鬧,到底好不好?

我們先講小孩子的部份,有的人問要求小朋友乖,懂事,不哭不鬧,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我認為如果本來就早熟性格,那是好的,但是如果是父母刻意要求的話,那就不是什麼好事,表面看起來小孩子好像很優秀,不過這孩子會累積很多心理壓力,因為他們的自我大多依賴別人對他們的肯定,所以漸漸的養成他們不能承受失敗,每次失敗都會讓他們壓力很大的心理狀態。

當然特別懂事有它的好處,懂事不哭不鬧就是表現脾氣很好,很多人喜歡跟脾氣好的人相處,如果加上他又比較活潑外向,他們的人緣會非常好。

不過從小刻意嚴格要求要乖要合群要懂事要blablabla的小孩,他很可能就不是這樣的個性,可是他為了滿足爸媽的要求,怕爸媽失望生氣處罰等等,他希望爸媽愛他,所以他為了乖,不惹事不吵架打鬧,他可能壓抑自己的本性,想討好同學加入小圈圈,甚至故意考試不要考太好,要跟小圈圈的人一樣,因為怕同學覺得他不是跟我們一國的。

當孩子為了滿足爸媽的期望,結果造成他的攻擊性不夠,沒有積極進取,導致他在競爭中是在弱的那一邊,那這時候他可能下意識的會用大人喜歡的樣子來獲得心理補償,我是個好孩子,跟其他小孩子不一樣,結果反而會強化他們在人際衝突面前的退縮與壓抑,造成性格懦弱。

懦弱並不是沒有攻擊性,只是他們更擅長用回避、壓抑的消極方式來處理衝突,他們習慣放棄,然後還自己安慰自己說「是我不跟他們計較、因為這些人不是什麼好東西」。

當他們將來進入職場,會比較沒有升遷機會,因為他不想太突出他想合群,如果好死不死遇到會欺負,控制跟命令別人,喜歡搞小動作的同事,他們就沒辦法處理。

那沒辦法處理,可是還是會有情緒,會不斷的累積無法表達的憤怒挫折等等,結果就會導致焦慮與憂鬱的增加,還有想離開那個環境,可是換個環境也可能再度發生,隨著年紀越大,好工作就越來越少。

所以,叫小孩子什麼事都要懂事要聽話,不吵不鬧,其實不是什麼好事。

怎麼培養小孩子的攻擊性呢?

尤其這個時代,生一個的特別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就一個小孩子,很容易被溺愛、無微不至的、隨時滿足的照顧,小孩子不需要主動爭取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這種對待方式也很容易導致孩子攻擊能力不足。

前面說攻擊能力不足,小孩會變性格懦弱,而另外一種則是變成怪獸小孩。

那養出小怪獸的爸媽,通常他們就是特別溺愛,隨時滿足孩子,無底線包容孩子的模式。

為什麼有這樣的爸媽呢?

因為他們自己通常在人際關係中是害怕競爭、害怕展露自己的攻擊性的,他們在衝突中經常會選擇妥協跟回避。

然後他們把自身的脆弱投射(Projection)到孩子身上,擔心孩子會受傷,所以給孩子過多的保護。這樣的孩子,往往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意識不到搞破壞的底線。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註定在其它人際關係中會被排斥,因為誰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啊!

那怪獸小孩在外面受到挫折,會為了釋放被排斥的挫敗感跟憤怒情緒,他只能回到父母的身邊,不斷的攻擊爸爸媽媽,用不斷的索求,不斷的無理取鬧,來掩蓋自己在外面的無能為力。

這兩種小孩其實比以前還多,因為現在30~40歲有小孩的,不少都是這兩種方式在養,未來這些小孩長大,痛苦的家庭只會越來越多。

那要怎麼培養孩子的攻擊性比較好?

我這裡不講怎麼不讓孩子大吵大鬧,這個親子專家都講過,教他們自我控制等等其實很多文章都有了,而且我也不是親子專家,所以我只針對攻擊性來說,這我反而有經驗。

第一個,讓孩子多參與體育活動、智力競賽等等各種團體活動會比較好。

有教練帶的最好,因為小朋友一起訓練,那種良好的競爭氛圍,會激發孩子們的好勝心,進步會快會增加自信心,相對他們就會增加攻擊性能力,會養成對人生方方面面的,會有比較多積極的態度。

第二個,少說「乖、聽話、懂事」之類的話,反而告訴孩子什麼是合理的行為跟態度邊界比較好

譬如說建立做人原則「你對我好,我對你好,我先表現善意,但你弄我,我一定讓你知道我不好惹」,這只是舉例啦不一定是這個。

第三個,利用衝突事件做引導,教孩子解決衝突

小孩子之間常發生打鬧打架,其實是正常的,跟同學跟家裡兄弟姐妹,這些事都可以鍛鍊孩子的攻擊能力(不是打架能力喔),而是學會不怕事,還有應該怎麼樣好好的處理人際衝突。

所以爸媽要利用衝突事件做引導,教孩子解決衝突,而不是乖乖被打或只會哭著叫爸爸媽媽來。

當爸媽發現孩子逃避人際衝突時,及時引導,鼓勵孩子用積極的態度保護自己第一,解決衝突第二。將來他們遇到親密關係,工作職場等等各式各樣的衝突事件的時候,就能展現不逃避的積極解決態度。

好,我們講完小孩的部份,以上真的蠻值得思考的,接下來講大人,可能你單身或者你在一段關係中,這個也蠻值得聽的。

如果你的溫柔只是一種壓抑

雖然已經21世紀了,社會看起來開放,不過其實每個人還是在一種看不見的集體意識下生活的,因為社會有他喜歡的樣子,譬如說男人還是喜歡女人要溫柔識大體,女人選男人還是要溫和有禮貌的。

男人說溫和,女人說溫柔。

一般我們認為的溫柔,就是有意見要婉轉表達,要包容情緒,多點同理耐心,個性要隨和一點,要保持笑容,愉悅的心情等等等,如果你本來不是這樣的女生,但是有時候社會價值觀會讓你默默的裝成這樣的人的時候。

那“溫柔”變成了一種攻擊性的壓抑,反而會破壞了人際關係。

為什麼會破壞關係?我解釋一下,「溫柔」背後隱藏的兩種破壞。

第一種:攻擊的轉移(displacement)

人的心理系統,就有心理防衛機制,其中一個就是轉移,把對強者的情緒、欲望轉移到弱者身上。例如:對上級的憤怒和不滿情緒,在家中對親人發洩出來。

心理防衛機制 – WIKI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F%83%E7%90%86%E9%98%B2%E5%8D%AB%E6%9C%BA%E5%88%B6

一個刻意壓抑了攻擊性的溫柔女性,多半表現順從,不會拒絕別人。

這種女生常常不自覺的散發出一種氛圍:「柔弱的我,需要一個強大的人來保護」所以,她們比一般女生更容易激發男性的保護欲。

但這份保護的背後,其實藏著一種攻擊性轉移。

我舉例來講,有一個女生,個性很好很溫和,對人很nice,同事好友平時有事找她幫忙,她大部份都是好好好,大家都說她像天使,對她印象都非常好,而且很多男生同時間追求,後來結婚後兩年間,她的老公完全變了個人,變得不相信人,常常生氣抱怨,憤世嫉俗的言語越來越強,大家後來就再也不敢去他們家了。

為什麼她老公會變成這樣呢?

因為這個女生,面對外人的要求,當下都說好,可是其實內心是不願意的,她是壓抑著不舒服的感覺,像是憤怒、委屈、不情願等等笑著答應。

因為從小被教育女生要「溫柔」,成長環境工作環境都是,所以,她沒有攻擊的能力去當面拒絕,所以只能選擇壓抑不舒服的感覺。

但是一轉過頭回家,她又會有意無意的把這份無力跟委屈跟老公講,你想「溫柔」的老婆居然是這麼壓抑跟不舒服,那麼老公保護的本能就熊熊燃起了嘛,對不對!?

所以,她的問題轉移成了老公的問題,她不敢的老公敢,老公是為了保護老婆,這很正常。

但是問題就出在,「溫柔」的老婆還是原來的那樣,沒有跟老公站在同一陣線,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她老公一個人身上背著雙倍的憤怒,而且覺得被老婆背叛,說怎麼就他一個人變壞人了呢? 結果性格就越來越充滿暴戾之氣。

結果老公有一天受不了了,就轉頭把所有的一切通通指向她,便延伸出了第二種破壞。

第二種:攻擊的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這種就是說,太太越表現溫柔,就越容易讓先生對太太做出持續攻擊。

一開始先生是偶發的對她發飆,那太太是一副柔弱受欺負的模樣,不講話不做任何反擊,只是默默的哭。而這樣的行為所散發出的隱藏訊號叫做:「我沒有能力反擊,所以是允許你傷害我。」

時間久了,太太在先生的心中那種「願意被傷害」 的形象也越來越固定。結果以後,先生開始習慣性攻擊她、傷害她,而且覺得她是願意承受這份傷害的。

這種攻擊只會加重,一開始只是偶爾嫌棄,中間尖酸刻薄的語言暴力…到後面突然的情緒失控,摔家裡的東西。

最後,兩人不得不結束掉關係,離婚了。

※我跟我太太其實在某一年也差點是這樣子,但是後來我們覺察到這個問題,就都改變了,關係越來越好,所以我特別對今天的主題有感而發。

溫柔是一種堅持

其實這對夫妻,誰對誰錯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真正的溫柔是一種堅持,有底線的堅持,而不是壓抑。

而且我們要意識到攻擊性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攻擊性的最初形態最前面有講,就是你內心不舒服的感覺。

※不舒服的感覺觸發了你去積極處理這種不舒服,這種積極在心理學叫攻擊性能力,沒有這種能力就無力去處理負面情緒,只能逃避隱忍最後爆炸。

不要懷疑自己的憤怒,也不要因為自己有憤怒而為這樣的自己感到羞恥。而是要學會去覺察:你是在委屈自己嗎?是在忍耐嗎?是在壓抑憤怒嗎?

這些不舒服的感覺被你壓抑在內心裡,不講出來的話,它們都會轉移或投射給關係中的另一方,然後再造成二次傷害。所以不想要被二次傷害,就要學怎麼去適當的釋放自己的攻擊性,表達自己的不舒服。

在關係中最難的,其實是尊重自己的感覺,只要學會表達感覺,就是關係走向和諧的開始。

我舉個例子什麼叫好好的表達不舒服的感覺。

一天早上,媽媽為女兒如往常一樣做早餐,但女兒因為胃不舒服,不想吃,加上媽媽一直催促,結果忍不住就跟媽媽吼了一聲。

媽媽就停下手面對女兒講:「我很用心為你做早餐,你可以不吃。但你對我吼,我會傷心。」

女兒:「 對不起,我不會這樣了,但是我真的很不舒服。」

媽媽:「你可以說,你現在不想吃,但是會帶去學校比較舒服的時候再吃。」

媽媽被女兒吼,一定會不舒服,當她把不舒服講出來,其實情緒就會跟著緩解。當然,並不是每一次講出來,都有好結果,甚至還有可能引發新的衝突。

所以考慮到這種不確定,很多人都不敢表達。但是這其實表達感受真正是為了自己把不舒服的感覺從體內釋放出來,然後保護自己的心理狀態。

我表達了,我就解脫了,至於別人怎麼回應,那不是由我控制的。

因為「我表達我的感受」跟「別人體諒我的感受 」,是兩個獨立的事情 。

真正的溫柔,是一種堅持而不是一種壓抑,堅持是需要攻擊性的,優先尊重自己的感覺,才是關係和諧的最終答案。

重點整理

好的,這是今天這一集,我們講攻擊性,我覺得光是聽一聽其實是不夠的,還要去體驗什麼叫攻擊性,譬如說跟人辯論後的成就感,比賽獲勝後的自豪感,這些積極的體驗會讓你變的有自信,所以親自去試試什麼叫攻擊的最好方式,就是參加各種比賽,加入社團什麼的,報名團體活動等等都很好,鼓勵大家多多動起來。

以上這集,如果你喜歡,請記得幫我在apple podcast留五顆星文字評價,也歡迎贊助我50元一杯下午茶,你的任何一種支持都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如果你遇到職場上的問題,或者人生需要解惑,需要解決,可以在好好聽你說官網,隨時都可以跟我預約。

我們今天就到這邊,下週三晚上七點,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囉~~~掰掰,再見  。

請我一杯下午茶,讓我持續提供好內容吧!

點擊圖片或 贊助連結,就可前往贊助頁面囉~謝謝您!

你也可以用LINE PAY,或銀行APP直接掃瞄小額贊助喔!

快樂的工作,工作的愉快」是我的人生哲學,你在尋求自己的人生方向嗎?

讓我為你點一盞明燈照出未來, 立即線上預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