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34 除了家長你還是什麼角色?找到了,就能跟孩子快樂相處

S2-34 除了家長你還是什麼角色?找到了,就能跟孩子快樂相處

本集重點:孩子不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只會變成你的樣子!

本集大綱:

。孩子不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只會變成你的樣子!

。說教不是共情

。重點整理

歡迎收聽今天這一集,我是tony 哥,感謝沄兒乾媽的贊助喔~~喔耶!

先講一下,13號那一週會暫時停更一集,因為中秋連假我要休息要去烤肉要去玩,要放空一下,那我的內容因為大部份都是用週末的時間來準備主題跟大綱,然後週一晚上錄製,所以這次連假週末就留給自己,先提醒大家。

你的連假要怎麼過呢? 想好了嗎? 訂好民宿了嗎?還是簡簡單單的跟家人一起過?怎麼樣都很好,好好的放鬆都是很棒的。

前幾天學校開學啦,「外面疫情,家裡災情」,很多家長開心到幾乎是流下感動的淚水,終於不用一天到晚被電池滿格的小孩煩。

開心歸開心,心裡鬆了一口氣,不過剛好有時間,也可以想想跟小孩子相處的關係問題。

我們聽眾人數最多的是30~40幾左右,我想蠻多人有小孩,大概應該在國小年紀或者是preschool幼稚園的比較多,我其實一直都收到建議說,不太了小孩的心理層面,比如小孩大哭大鬧,怎麼樣處理不會讓小孩心理受傷而不是大罵,怎麼樣讓孩子有自信。

其實,我相信有小孩的你們會去追一些幼教專家相關的名人或者粉專,很多很多的都在分享怎麼教養小孩,我絕對不比那些專家,還有身為家長的你們更瞭解小孩子的心理,所以我一直在想說怎麼切這個主題。

後來想一想,我的問題是為什麼大家都常吸收這些育兒知識了,生活上還是會有教養的煩惱?

其實很多道理我們都懂,但做起來有時候就真的拋在腦後,忘光光,因為當下的各種因素影響,譬如說情緒,時間空間,心裡有別的心事,在場有其他人等等,各種複雜因素,雖然你平常都知道,但當下就不一定會跟孩子有良好的互動,

我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我就特別有靈感,去仔細觀察我們教會裡特別優秀的幾個小孩,最大的是小3左右吧,也有還在幼稚園的,特別優秀不是指他們考一百分怎麼樣,那根本不重要。

而是待人處世跟心智的表現成度,還有最最重要的是孩子因為做自己而顯得特別開心的樣子,整個人好像童年在發光,活出自己的樣子,這樣的小孩,他們的家長到底是怎麼樣的教?

我今天只分享兩個關鍵,一個是家長怎麼看自己的角色,一個是共情的能力,我就這兩個來分享這些家長怎麼讓自己跟孩子快樂相處,當然他們也有遇到困難,孩子哭鬧都有,但是總體上的煩惱真的比較少…

孩子不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只會變成你的樣子!

好,第一個是角色,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不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只會變成你的樣子!

我們都知道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大腦的可塑性是特別比成人來說更高的,

一般成人在面對權威的觀點時,會不自然而然地進入“接受”狀態,因為處於對權威的信任。

所以,對於孩子來講,家長跟老師就是他們身邊最近的權威,你們的認知就會成為孩子當下認知的“天花板”。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市面上有那麼多的書籍和文章都在寫「父母的語言」。

父母的語言直接反映了父母的認知,你怎麼想的,你就會怎麼說和怎麼做;你怎麼說和怎麼做,孩子就會怎麼模仿。

在未成年階段,父母的語言就是孩子的「養育環境」,如果父母的認知裡,相信孩子是自信的,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會逐漸發展出自尊和自信;如果父母的認知裡,習慣性地評判孩子是不夠自信的,那麼孩子一定會越來越朝向不自信方向發展。

所以孩子會變成你的樣子。那這樣說的話,你自覺自己的角色是什麼就很重要了。

我們教會有一個組織是初級會,簡單講是12歲以下的小朋友,依年齡的級距分班,然後有些大人會被指派擔任老師,在星期天帶他們上一個小時的課,課程很有趣輕鬆,有音樂時間讓他們唱唱歌,還有福音經文故事時間教他們簡單的道理,還有其他的一些互動遊戲等等的,這些擔任教師的有的會剛好教到自己小孩跟其他小孩同班,所以媽媽就有另一個角色是教師。

這對我們教會的孩子來講很平常,但我覺得對不是教會的小孩會很不一樣,因為對小孩來說平常的媽媽就只是媽媽,小孩頂多可能知道爸爸媽媽有工作,而且大人要是常跟小孩分享,其實他們也不會對你有其他角色有什麼感覺,因為孩子沒有參與過,若帶小孩的是全職媽媽,那就只有媽媽的角色。

教會的小孩在這個時間,看到媽媽是老師,小孩子會認知到,原來一個人可以有不同的角色,如果媽媽不只是媽媽,那我也不只是我,這個認知會刺激孩子的溝通思考,是很有利於小孩的社會、情緒與道德發展的。

講到這裡,小孩怎麼想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們還小,你說要有多深的感受其實不可能,所以重點是家長,這幾個擔任教師的家長,他們也意識到自己對自己的小孩來講,除了是媽媽或爸爸以外,他也是教師,身為一個教師,他要有怎麼樣? 

他要知道如何當一個教師啊,所以我們有原則手冊,教你如何當啟發孩子的靈性教師。

這對擔任教師的這個家長很重要,因為他意識到自己不能隨心所欲的亂教,因為它是一個我們講召喚,但聽眾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個職業,一個角色,雖然只有星期天教,可是如果他們看重自己擔任的這個角色,他們會認真瞭解自己該怎麼做,做什麼像什麼,而不只是家長。

為什麼認知上,有其他角色比較好?

有的家長,對待孩子的方式會無意識的把孩子當成所有物,是我的財產,我叫他往東就往東,他不準慢慢來,他不準亂丟東西,雖然表層意識,我們看過聽過育兒專家說的那些東西,但本能上我們的認知沒有其他的角色,我們只有生養者的這個角色,我們賺錢供養,所以我最大,我的所有物就該聽我的,這是一種人性的本能,我們的角色單一,所以即使我們有那些知識,我們也沒有辦法轉。

可是當我們有其他的角色參與進來,剛剛說教師只是一種角色不是唯一。

有沒有可能是探索者? 你陪孩子一起去科博館預約導覽,跟著導覽一起探索宇宙奧秘,去預約SUP教練,跟著教練一起學怎麼玩SUP,跟著,而不是帶著,跟著是跟他們一樣的平行角色,沒有地位上的高低,這個非常重要。

或者說褓姆角色,帶著自己小孩學習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你可以去試著換成這個職業角色,你的態度心情上會完全不一樣,還有很多其他角色,可能打電動專家,汽車達人,樂器,或者發明家專門上youtube找影片跟孩子一起DIY玩具等等

你除了爸爸媽的角色以外,你會是什麼角色呢?  你曾經想過嗎?

台灣父母經常只是用家長在旁邊看的角色,甚至連看都不看,滑起手機打發時間,這讓我想起美國小孩打棒球,家長坐在圍欄外面積極的參與,大呼小叫的,好像這一刻他誰也不是,他是自己小孩這一隊的球迷角色。

有一個角色能轉換,可以讓你跟孩子在某個時間內平起平坐,你們一起嘗試,一起失敗一起成功擊掌,一起玩,你也放下了爸爸媽媽的沉重角色,你不用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不準這個不準那個,這個時間你跟自己的孩子一樣也是個孩子,當然本質上你還是那個帶領的角色,但是某一天你會發現,孩子已經超越你比你厲害了,孩子在帶領你,而他第一時間想要分享的這個喜悅會是你,你會有一種世代傳承的複雜感受。

我不是育兒專家,但是我看到的教會裡面那些閃閃發亮的孩子,他們的爸媽在某些時刻會出現不同的角色扮演,偶爾讓小孩崇拜,偶爾讓小孩超越,他們是父母,也是某種老師跟閨蜜朋友。

那你的角色是什麼呢?可以想一下

說教不是共情

好第二個是「共情能力」,共情,是指能考慮他人的感受,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對方所處的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

我們這一代的人,小時候不少是在父母的要求,甚至藤條下長大的。很多人的「共情能力」是比較缺乏的。而且「共情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真的要做,其實沒有那麼容易。

我在網路上有看到一個媽媽分享:

她說孩子生病不舒服,沒有去幼稚園,吵著要看卡通,那孩子生病需要休息,就跟她說只能看半小時。

但孩子看完後,還想再看。媽媽試著先跟她講道理:「我們不是已經說好了只能看半個小時嗎?你不是也答應了,怎麼能說話不算話呢?」

孩子知道自己理虧,但還是嘟著嘴不肯去床上,然後就在地上玩起了玩具。媽媽看到脾氣有點來了,壓著怒火跟她好好講,讓她去床上休息。

結果,小孩子不肯,媽媽急了就打了她屁股,就抓去床上,小女孩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媽媽說「我真的不懂,我也知道要去共情她的感受,可是為什麼好好跟她說,就是不聽,一定要發飆才乖。」

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也一樣,我來分析一下。

共情首要「看見」,媽媽的角度覺得,自己已經在關心孩子的感受了,但是這個看只是看到了孩子的表面行為。

孩子生病了,身體應該休息是表面的行為要求;所以只看這裡,就一定反射回來表面的結果,那就是孩子的相反行為,我們直覺得判斷孩子不服從,但是你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心裡會不會也有點脆弱,需要安撫呢? 大人會,小孩更會吧?

所以「看見」的步驟是先看見自己

先想如果自己是小孩子這樣呢?

第二個步驟是「共情自己」

我希望別人怎樣對我,我怎麼對小孩

第三步驟是詢問與嘗試

問問她是不是想要媽媽抱抱,看看孩子是不是其實想讓媽媽寵寵她,小朋友語言能力還不發達,這種深層的感受需求,很容易用行為來表達,因為不知道怎麼說,只好用相反的行為才有機會讓媽媽現問題,看看媽媽能不能「看見」她,因為乖乖去就等於壓抑自己,媽媽就不會發現孩子心裡不舒服了,所以才會用不服從的行為。

如果這時候媽媽先抱抱她拍拍她,也許哼個歌慢慢走去房間的時候就睡著了,因為這個過程讓孩子感到自己有被媽媽看見,搞不好她還會躺在床上,小眼睛咕溜咕溜的看著你說「媽媽謝謝」。

我們自己沒有先共情自己,就不能共情孩子,那孩子就會覺得「你沒有聽到,我沒有被理解」,你是在說教。

生活中,類似的情況很多。家長以為自己已經好好的在共情孩子了,但其實是在說教、否定、壓抑孩子。

我舉幾個情境來講好了

當孩子面對挑戰,信心不足想退縮的時候:

「你一定可以做到,媽媽(爸爸)相信你可以的!」

鼓勵當然好,孩子在沒被理解的情況下,被鼓勵向前沖時,只會覺得壓力大,更加不想面對,因為沒頭沒腦的鼓勵只是忽略了面對挑戰時心中的恐懼。

好的共情怎麼做:

「你會擔心害怕嗎?會是正常的,真正的勇敢是腳發抖也願意去試試看,你願意試看看嗎,你怎麼決定都可以?」

看到孩子心中感受,對感受有正確的理解,讓孩子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並跟他站在一起。

當孩子猶豫不決,遲遲不行動的時候:

「你怎麼還不動!我不是已經說該怎麼做了嗎?去快啊!不去怎麼知道行不行呢?」

一般家長會教孩子怎麼做,確實對於不知道怎麼辦的孩子可以提供引導。但如果,先瞭解孩子去看看阻礙他的是什麼,就能更好幫助孩子。

好的共情怎麼做:

「我看你好像有疑慮,是怎麼了?你說說看,看爸爸媽媽有什麼可以幫的」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還發脾氣時:

「做錯了事情,當然會難過,可是更重要的是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亂發脾氣!」

對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方式去進行否定與批判,孩子只會感覺父母在拒絕自己的情緒,這樣說什麼,都會聽不進去。

好的共情怎麼做:

「我知道你想要做好,因為想做好,才會在犯錯後覺得不甘心、沮喪,甚至有些自責。」

媽媽(爸爸)也會這樣,沒關係的,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等你好一點,我們之後再討論怎麼避免這個錯誤」

這幾個情境,錯誤的共情用的是自己的“感受”、“理解”和“經驗”;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共情,是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耳朵去聽、心去感受,與孩子一起去建立屬於孩子自己的經驗。

先想想自己可以扮演除了爸爸媽媽以外什麼角色,然後用這個角色職業,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跟孩子平起平坐,像是同儕團體中的大哥大姐一樣,跟孩子一起哭一起笑。

在這裡面,怎麼跟孩子和平相處,其實就是怎麼跟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的課題。

1958年,在美國心理學會的年會上有個演講說:「愛存在三個變數—觸摸/運動/玩耍。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數,那麼就能滿足孩子的全部需求。」

角色與共情就是這個合體。

陪孩子一起玩,是在脫離焦慮的狀態中,用平和的方式深入瞭解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用充滿愉快的情感引導,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表達情緒情感。

在玩耍中除了可以建立起你們之間良好的情感關係,還能訓練語言表達/聆聽溝通/規則制定/情緒控制/情緒感受等能力,喔~不單單是孩子,還有你也被訓練了。

《功夫熊貓》中的烏龜大師說:

「看這棵樹,可不是我高興就能讓它開花,時機未到,我也不能讓它結果。」

「就算這樣,但無論你如何左右,這種子就是會長成桃樹,你想要蘋果或者橘子,但你能得到的就是桃子。」

那我們能做什麼?

「相信。」

好的,這是今天這一集,這是我自己的筆記,分享給你,如果你喜歡,請記得幫我在podcast留五顆星文字評價啦,也歡迎贊助我50元一杯下午茶,你的任何一種支持都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如果你的工作職涯,或者人生需要解惑,需要解決,可以在好好聽你說官網,隨時都可以跟我預約。

我們今天就到這邊,下週三晚上七點,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囉~~~掰掰,再見  。

請我一杯下午茶,讓我持續提供好內容吧!

點擊圖片或 贊助連結,就可前往贊助頁面囉~謝謝您!

你也可以用LINE PAY,或銀行APP直接掃瞄小額贊助喔!

快樂的工作,工作的愉快」是我的人生哲學,你在尋求自己的人生方向嗎?

讓我為你點一盞明燈照出未來, 立即線上預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